English

玻璃的诗

1999-03-08 来源:生活时报 萧燕 我有话说

因为他被称为“玻璃诗人”,也为他在北京的作品巡展和向历史博物馆的12件精品捐赠,我特意赶到历博去见他。台湾玻璃艺术家王侠军,看上去寡言而不事张扬,一条普通的牛仔裤,浓密的长发系在后面,因为当过导演、演员,气质很好。大家落座,他便开口讲玻璃,滔滔汩汩,低低缓缓的话语中流出一个传奇的故事。

1987年,刚刚拍完两部影片的他,撇下满月的儿子和太太独自飞往底特律学习玻璃,到国外学习玻璃艺术,他是中国人中的第一个,只为了喜爱玻璃的一个理想。这理想是家中一只摆放了几十年的法国名牌玻璃文镇带来的;还为了德国人的那句话:“人类最伟大的发现就是玻璃。”

1962年,美国人将一向在车间里大规模连续操作的玻璃制造搬到了工作室,开创了“工作室玻璃运动”,从此把玻璃几千年的传统定位引入了艺术的领域。这一革命引起了美国人的疯狂,在玻璃工作室学习了一周的人便被请到大学去讲课。1966年,美国有50所大学开设了玻璃课,现在已发展到1000个学校。

“玻璃干净、易清洗、色彩斑斓,它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材质,可以透明,也可以不透明,可以细到一根线,也薄成一张纸,可以满足艺术家的任何想象空间。”王侠军为追求这种诱惑走进课堂,第一天的回报是手部的汗毛被炉火燎光。玻璃艺术,要和700度到1300度的高温打交道,奇妙艺术想象和艰苦的创作过程密不可分割,稍有差错,就是失败。他按捺住立即飞回台湾的冲动,在火的沐浴中一步步走入了神奇的玻璃艺术世界。

王侠军十几年的艺术创作,每天早6点开始,晚上经常睡在炉子旁边,“我很辛苦”,他坦言。“但是他也很成功!”世界这样说。1992年,王侠军的中国现代玻璃作品就在日本东京、大阪、横滨展出,之后1993年他的作品获北京故宫永久典藏,日本高山美术馆更将王侠军与美国大师屈扶利、日本国宝藤田乔平并列为近代三大玻璃艺术名家,历史悠久的英国维多利亚工艺博物馆也首度收藏王侠军的作品“四季”,使他成为欧洲顶尖博物馆收藏中国近代玻璃艺术的第一人。

背景的交代显然太多了,他的作品呢?

在那一片晶莹剔透的精灵面前,语言真的是很无力。王侠军把他的展览带来了,在那里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诗人的潜力去由衷地赞叹。只是不要忘记,在那绝顶的造型、色彩和宁静欲仙的艺术氛围后面,是一个艺术家承受千百次失败和坎坷的惊天毅力;他“太爱玻璃艺术了,他的意志、理念、生命早已和玻璃融为一体。”这是见到王侠军后最强烈的感想。

王侠军作品展3月12日在历史博物馆开展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